北交所,涨疯了!
2023年11月21日,注定是北交所载入史册的一天。
北证50指数一度暴涨11.76%,成交量超过百亿,创下单日涨幅和成交额的新纪录。自10月24日起,北证50最高累计上涨超30%,成为整个A股市场最强势的指数。
开市整整两周年,聚焦专精特新,创新成色十足的北交所,正走向热血沸腾的成长期。
【为何大涨?】
北交所个股表现强势,北证50领涨全市场,这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。
外部环境回暖,人民币持续大涨,在岸/离岸人民币逼近7.13关口,中国核心资产持续受益。
基本面上,梳理前三季度业绩,北交所近六成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,近九成企业盈利。数字人、旭杰科技、锦波生物、汉鑫科技、曙光数创等企业归母净利润成倍增长。整体业绩向好,奠定了北交所整体活跃的基础。
政策面上,证监会于9月1日发布《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》(深改19条)。该文件意义深远,涉及北交所短中长期改革的方方面面,从投资端、融资端、发行端、交易端、生态端五大层面提出切实举措。
尤其是通过优化发行上市安排、完善转板机制、做市商制度、融资融券等提升流动性,避免此前新三板、中小板的流动性不足问题。“深改19条”是北交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。
目前,这些改革指导措施正逐步落地。符合条件的北交所股票有望纳入沪深300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等指数。做市商扩容也在进行时。上述两大利好消息,将进一步引入增量资金,北交所流动性将持续改善。
此外,920代码号段即将启用,市场预测北交所直接IPO政策落地在即,在IPO阶段性收紧的背景下,北交所吸引力有望提升。
估值层面看,截至上周末,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值不到13亿元,10亿元市值以下的占比超7成,市盈率不足20倍的共有130家,占比超过一半。而且,8月以来,北交所公司密集发布股份回购方案,加上业绩持续向好,北证A股估值存在修复预期。
交易风格上,北交所和深市沪市同频共振,军工题材(星辰科技)、先进封装材料(凯华材料、天马新材)、数据要素主题(华信永道、国子软件)、光刻机概念(阿为特)等轮番活跃。
外部环境向好,本身业绩稳定向上,政策红利预期加上交易风格与主板节奏同步,带动北证50涨势如虹。
【奋进的两年】
11月15日,北交所开市整整两周年,从首批上市股票的81只,发展到如今的231只,总市值逼近3000亿元。
开市两年来,北交所公开发行累计融资超470亿元,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。
尤其欣慰的是,北交所高科技属性显著增强,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达91%,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占比50%,8家公司评选为国家级“制造业单项冠军”,15家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、国家技术发明奖。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4.46%,是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。
为实体经济发展而服务,是资本市场毋庸置疑的第一性原理。如果说先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做大,那么现在需要的是做强。
设立科创板,意在全面推动科技产业向上发展,面向大而强的企业;筹建北交所,则是有组织、有规划的单点爆破和定向突围,聚焦小而锐的企业。
相比科创板,北交所企业规模较小,业务更加聚焦,这些中小企业在对接券商、中介机构以及上市融资方面普遍缺乏经验。更加需要政策倾斜,需要更多针对性的改革举措。
数据显示,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总数超600万户。股、债、基联动,社保基金、QFII、RQFII等多类投资者积极入市,为北交所引入更多的“活水”。
在“深改19条”各项措施的不断落地下,北交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,得益于服务企业的科技爆发力,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。